课程介绍

新闻动态

 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专家答疑 >> 浏览文章
专家答疑

应用行为分析ABA的应用简介

发布时间:2016年03月04日   【字体: 】   

中美孤独症早期行为干预研修班虽然已经结束,但是对我们孩子们的训练,才刚刚开始。为了给大家一个分享经验,共解困惑的机会,我们特地在《动态》开辟出宝贵的一角,热诚欢迎诸位有心之士在此留下心声,我们深信,论坛兴,则孩子幸,孩子幸,则你我共欣慰。

1. 行为分析的原理,应用行为咨询的范围
就原理上讲,行为分析家认定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随意行为,必定有其发生的前因,实施行为也必定会带来一定的结果。该结果反过来既可能促进该行为的发生,也可能促使该行为消退。
例1:在某任课老师的课堂上,学生A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,回答正确,老师对他赞誉有加,以后每逢该老师的课堂提问总是积极举手回答。 
例2:在某任课老师的课堂上,学生A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,回答错误,老师对他讽刺挖苦,以后再逢该老师的课堂提问就默不作声,即便被点名也不言语。
例3:在某任课老师的课堂上,学生A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,回答错误,但老师并不批评,而是就学生自己的理解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,同时又指出从老师自己的角度去看同样的问题又有不同的理解,并把老师的理解告诉同学们,同时鼓励他举手回答问题的踊跃性。以后每逢该老师的课堂提问他还是积极举手回答。
也就是说,在行为分析家眼里,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,都是可描述的,也是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。这里提到的环境,既可以是客观的物理环境,也可以是人际交往环境。 
例4:某售货员平时待顾客还不错,一天早上来上班,公司正在搞装修,环境里噪音大,顾客没听清楚他/她对产品的介绍,他/她就变得很不耐烦,与顾客大吵大闹。
例5:某售货员平时待顾客态度总是很蛮横,一天早上来上班,公司某领导碰见他/她,对他/她说了一些鼓励的话,那一天对一些让一般人都头疼的顾客他/她都很耐心。

应用行为分析方法从1990年起进行孤独症的专门化治疗,并且很快地对孤独症或孤独样障碍患者进行家庭内应用行为分析(ABA)治疗。1994年创办ABC学校。对所有接受强化(行为)干预的儿童ABC的目标:提供2年的强化ABA项目(训练),然后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,让他们回归社区的学校(一个较少限定的环境)。从以上实例还可以发现,应用行为分析方法还用于企业、公司的管理,有利于公司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环境、人际氛围、以及对员工行为进行分析以促进团队的进步。
2. 行为分析家眼中的孤独症的行为特点
缺陷
沟通
接受性(理解性)沟通:能够倾听别人的说话,正确领悟别人的意思,看法,意见,并身体力行。比如按老师、父母的吩咐去做事情。
表达性沟通:表达自我需要,观点,或情感、态度。比如表达我要喝可乐等等。
社会交往
目光接触:与他人交往时能够保持充分的目光对视,显示对对方有兴趣,或者表示对对方的理解,同情或者关心。
理解社会线索:能够理解一般的社会性线索如手势,眼神,表情等等的含义,理解社会场合对自身角色的要求,从而适当地表现自我。
发动交互作用:主动发起与他人(包括父母,同龄人,以及其他的人)的互动。如主动找别人聊天,向别人讲故事,或者描述一件事情,或者主动向别人显示自己的兴趣,爱好等等。
游戏
独立性:独自进行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游戏。
伙伴关系:与同龄人一起的合作性游戏。
自助/自理:是指与年龄发育相适应的独立生活能力或者叫做自理生活的能力。
普遍化:把学习到的为人处世原则应用到学习场合以外:如学习打招呼并在适当的场合灵活应用。
过度
暴怒行为
尖叫与哭闹:大发脾气的表现
攻击
撞/咬/摔东西:不一定必然伴随着暴怒出现。
自伤行为:如撞头,掐自己,咬自己,或者其他自我伤害行为。
自我刺激行为:通常指迷恋于一些怪癖,如闻别人的袜子等等。
刻板形式的行为:通常是指兴趣行为方面的特点,具有下述特点:
执着性:顽固地坚持,以至于影响到其他正常活动改变会带来痛苦,甚至暴怒
强迫性:毫无意义地重复某个句子、音节或者某种仪式。